文献综述: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理论研究
2015-12-23 18:15:27

消息来源:金融读书会

编者语:

文章节选自任庆华博士学位论文第2章第四部分。随着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总结了金融危机前后国内外学者以及监管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监管理论的探讨与分析。敬请阅读。


/任庆华(广东省银监局)

一、基于微观视角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理论

目前的学术文献中,涉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文献较多,而真正对流动性风险监管提供理论支撑的文献很少。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理论依据的文献一般是从商业银行不对称的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杠杆等视角出发,讨论流动性风险各项监管指标的有效性。Kaufman1996)从银行体系的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着手分析,认为银行体系具有低的资本与资产比例及高杠杆率、低的现金资产比例、高债务需求和短期债务在总债务中的高比例等特点,这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遇到突然的、较大的提现需求时必须卖出资产以弥补流动性。因此,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与债务的期限结构都是重要的监管指标。Barth等(1997)通过分析样本中不同国家各自的监管与管理环境对银行业财务结构的影响,及其对单个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作用机制,以国别比较与实证分析的方法评价监管体制的有效性。VentoLa Ganga2009)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进展,指出当前流动性风险监测模型低估了极端形势的影响以及全球范围的市场风险。在模型设定中,他们将加权到期资产收益率与客户存款收益率作为解释商业银行所面临融资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变量。AdrianShin2010)则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研究流动性风险,将加总的流动性视为金融机构的加总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率,并建议通过反映资产负债结构性变化的指标(如流动性比例、资本充足率)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LaevenLevine2009)则从银行股权结构的角度对影响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各因素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银行承担风险行为与股东的控制力、及公司治理结构相关。实际上,银行经营风险与资本管制、存款保险制度等约束政策的关系还取决于银行的所有权结构。这意味着相同的监管政策对不同治理结构银行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有必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

二、基于宏观视角的流动性风险监管

有些学者从流动性监管与宏观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入手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必要性与理论依据。ElizaldeRepullo2007)文中分析了资本监管要求的决定因素,利用动态单因子模型探讨了监管资本、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结果表明,中介机构保证金以及资本成本等变量造成了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偏离、市场纪律以及存款保险制度能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的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但影响程度有限。Dell'Ariccia等(2008)研究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经济繁荣与不良贷款的关系。他们认为,信贷标准的下降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并不直接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申请贷款数目上升、竞争性贷款人数增加以及更高的抵押贷款证券化程度。这一实证结果与不对称信息下的金融加速器模型相符,对解释次贷危机成因有一定的意义。

AdrianShin2009)认为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体系的作用更为显著,资本市场与银行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融资环境与金融机构杠杆率的关联更为明显。允许银行与金融机构以同业购售的方式提升杠杆,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证券化将信贷风险转移到风险承担者身上,资产证券化应该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防止过度杠杆与期限错配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MaddaloniPeydró2011)发现短期利率水平下降将导致企业与家庭贷款标准的降低,随之带来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上升。高度证券化的活动与银行监管标准的弱化增强了利率作为风险影响因子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利率水平与资产证券化直接联系,对于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明显高于长期利率。

三、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框架设计

金融危机以来,不少学者尝试设计一个全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对现行基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体系提出质疑,建议将流动性监管作为对现行监管体系的重要补充。Morris and Shin2008)对现行以资本充足率为基石的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该指标无法识别资产的内生性风险以及系统重要性风险,而流动性监管则有效约束了资产的组成成份,能作为现行监管体系的一项有益补充;以最大杠杆率为监管标准的观点被日益证实是有效的,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也在相互连结的金融体系中显得越发重要。Goodhart2008)指出了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值得监管层关注的问题:(1)存款保险的形式;(2)银行清偿力危机的“及时反应机制”;(3)央行的货币市场操作;(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5)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特征,逆周期政策工具缺乏;(6)监管的边界;(7)危机管理。

Borio2003)提出了一个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框架。他定义、比较了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各项维度,通过检视金融机构不稳定性的本质得出了未来监管政策的框架与发展方向。PerottiSuarez2009)针对系统性风险设计了原理简单而实用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它能在不增加非投机性信贷成本的基础上对金融体系的内生脆弱性特征加以控制。Rajan2009)提供了一个对周期性繁荣与泡沫免疫的监管框架;在此金融危机中复苏的过程中,监管往往容易过度,但实施逆周期的监管框架则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这一逆周期监管框架具有综合性(comprehensive)、或然性(contingent)与成本有效性(cost-effective)的特征。Brunnermeier等(2009)提出了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他们从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监管必要性、逆周期性、流动性、期限错配等特点出发对金融业监管趋势进行了阐述;从融资定价(mark to funding)视角研究长期融资行为,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与资本充足率的相互作用机制。他们认为,符合目标水平的流动性越充足,资本充足率相应会越高,但关系不必是线性的。

四、国内学者对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研究

我们通过分析与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流动性风险监管要素的研究

流动性风险内生于银行体系,监管当局若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就必须了解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其影响要素,建立相应的监管、监测指标,总体上可以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监管。

姚长辉(1997)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五个方面:包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中央银行政策以及利率变动。童频和丁之锁(2000)认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因素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李启成(2002)认为流动性供需失衡是流动性风险的根源。郑振东和王岗(2004)认为我国流动性风险被长期忽视,导致管理方面比较单一、薄弱。他指出,国家信誉担保、行政性的金融垄断、存款增长速度比贷款增长速度快、金融市场的不发达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暴露。林一舒(2008)结合我国中小银行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其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源,她认为中小银行自身实力与资产质量的缺陷、国家信用支持力度不及大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金融业全面开放、阶段流动性过剩等原因是其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法的研究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法主要包括指标法、情景分析法、压力测试法、宏观审慎监管等。

运用指标法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学者较为主流,主要是:国内学者王国实(2000)建立了金融风险统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其中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有利率风险指标、货币政策风险指标、国际收支风险指标,非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有信用风险指标、流动性风险指标、资本风险指标等。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综合度量金融风险水平的总体指标,全面反映和监测金融风险水平。许崇正和刘雪梅(2002)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八个指标体系,分别反映货币流动状况、资本风险状况、信贷收支状况、国际业务状况、利率风险、债券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田玲、魏敏杰(2002)等肯定了合理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并且引入动态的流动性差额分析法和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王刚(2007)认为尽管新出台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建立了更为完善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体系,在保留原流动性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核心存款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的规定,要求分本外币计算考核,并对指标含义进行了解释,但总的看来,该规定仍有待细化。巴曙松等(2011)就巴塞尔协议III中新增的两个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面临的新特点以及挑战。林颖和关小虎(2012)对巴塞尔协议III新增的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进行详细解读,对两个指标的压力情景、分子和分母进行逐一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两个新增指标的因素。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国内学者尝试用情景分析的方法研究流动性风险。林一舒(2008)构建了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并进行模型应用分析,提出改进策略。廖岷和杨元元(2008)分析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趋势应该表现在压力测试和流动性应急方案上。其中压力测试假设包括大范围的市场动荡的影响,如国家危机、新兴市场危机、资本市场逆转、系统性冲击、清算体系瘫痪等,监管当局要将市场冲击和个体冲击相结合进行研究分析。

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致力于流动性风险的宏观监管框架的研究。于春涛(2011)分析认为目前宏观审慎监管可以体现在资本缓冲方面,特别是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并应该应用于实际监管当中。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上,王刚和刘嘉(2011)探讨了使用贷款乘数作为逆经济周期审慎监管工具的可行性,并以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新兴市场国家地区为例,分析了运用贷款乘数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

(三)流动性风险监管有效性以及改进建议

主要包括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与方法的探讨,提出和改进流动性风险的系统性监管方案。许建华(2000)认为我国已有的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研究主要是从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比较国外的管理经验入手,其共性是重视流动性监管,在流动性监管的方法上侧重于指导,硬性指标规定较少。金玲(2000)认为央行的监管方法有限,仅限于对一些指标进行规定,且监管指标体系也不尽完善。季玉明(2005)认为应构建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张梅琳(2005)指出现行的流动性监管并不完善,需要通过对监管效应的评价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方晓燕(2005)指出仅仅流动性指标不能将流动性与安全性、盈利性相统一,应取消存贷比、拆借指标、中长期贷款指标等规范性强、风险敏感度低的流动性指标。杨凯生(2006)认为可以利用金融创新化解流动性风险问题。廖岷和杨元元(2008)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管应该侧重提高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视,出台相关指引以及加强后续监控,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陈道富(2011)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存在的不足,包括主要针对单个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对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仍然没有到位;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没有在日常监管中使用,而仅作为补充;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当局流动性监管重叠,限制银行业务的发展;流动性监管指标没有考虑银行的类型,缺乏监管差异性等等。(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印发《北京市交易场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下一篇:北京打击非法集资宣教排查座谈会召开 大数据助力政府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