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北京接受了新浪科技的采访,采访中张近东认为,把互联网技术应用真正扶持传统的零售企业,扶持品牌企业,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如果用平台代替基础能力、代替品质,这便是互联网泡沫。
张近东称,虽然面临全球经济形势下行压力,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像外界说的。中国的GDP还是7%的增长,远远比美国强很多。然而为什么消费没有体现出来?包括国人跑到国外买东西?他认为中国的消费零售占比很高,但是缺失附加值。
张近东表示以苏宁为例,要建立真正大消费的体系,需要完成基础设施,后台、物流、服务,包括品牌、产品的品质等等等升级。这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后,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谈及供给侧改革问题,张近东称,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产品都继续转型,而这个商品转型就是我们要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上面的C2B,反向定制的问题。企业需要真正围绕客户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要精准的定制,精准的采购、精准的投放。这是一个趋势,这也是发达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启迪与便利。
随后张近东在晚宴上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晚上好!
每年两会期间,不管再忙,都要和咱们媒体朋友聚一下,尽管今年比往年还要忙,但是我仍然提前一个月就跟我的团队说,一定要把这个时间留出来。这就如大家每逢年底都期盼着家人团聚一样,在我心里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我国也无法独善其身,所以社会上普遍认为今年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是比较艰难的一年。但是我觉得2016年并不一定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寒冷,或许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今年恰恰是难得的机遇年。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我认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正在转为“一个发动机”。就在前段时间,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消费对中国经济贡献率达到了66.4%,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且这一增长趋势还在继续,这对处于大消费、大服务市场的企业而言,带来的利好是令人鼓舞的。
所以今年两会,我带的5个提案中就有两个与拉动消费有关:一个是建议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一个是建议加快跨境电商O2O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前者是撬动中国最基层的农村市场,后者则是方便国人的海外消费。两者是消费中的一头一尾,都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同时,我今年提案中也在倡议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创业,因为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实,中国正在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已经在苏宁平台上表现了出来。我们前几天刚刚发布了2015年的业绩快报,去年我们全渠道增长达到24%,线上增速达到94%,这是我们启动转型发展以来的最大增速,苏宁的转型已经进入收获的快车道。
不仅如此,消费潜力的释放还能够带动文化娱乐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其所产生的机遇,与释放出的能量,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就拿足球来说,国人对于足球的关注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必将会大力的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但是目前我国足球运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青训体系建设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我也带来了一个“关于加强教育资源与足球人才的有效结合,提速足球青训体系建设”的提案。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也感觉到了,对于大消费、大服务领域的企业来说,2016年应是我们难得的机遇年,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所面临的品质消费的机遇。今年,我国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一二级城市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三四级市场城镇化加速,这些都将带来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高增长。
目前苏宁海外购、苏宁中华特色馆等商品销售的高增长正是这一趋势的风向标。2015年国人境外消费约1.2万亿,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也报道了国内游客在日本火爆购物的情况,当时报道的购物场景就是在我们的苏宁LAOX。其实,从去年以来,LAOX几乎成为了国内游客在日本购物必选地之一,可以说是天天人流如织。国人到境外买商品,这说明,中国人的品质消费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这对拥有O2O品质渠道的苏宁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与此同时,随着小康生活水平的提升,服务、以及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必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主流,这也将带动苏宁酒店、广场、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发展。
二是,C2B数据化供应链引领供给侧改革的机遇。近段时间,我看到一些媒体朋友们在报道产能过剩、高库存、高积压的问题,其实围绕这一问题,苏宁一直在和品牌企业积极探索新的突破路径。不瞒大家说,今天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我除了参加集团重大会议外,其他时间几乎天天都在接待如三星、海尔、TCL、小米、中兴、努比亚、美的、LG等品牌商大佬,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供应链合作水平。
就在两天前,我们召开了家电品类的供应商大会,数百家品牌商齐聚苏宁,在会上我们明确提出,苏宁是开放的,愿意将品牌企业发展电商视为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大力度扶持品牌商发展电商渠道,帮助他们电商部门提升运营能力;还要为他们提供流量、运营、数据、物流、金融和客服等一系列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同时,我们还明确提出要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共同建立C2B反向驱动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引领设计、制造和订单供应,带动上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三是,低成本带动高投资、高就业、高增长的机遇。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人民币适度贬值,融资成本下降,给企业的投资创造了非常好的窗口期。
目前苏宁O2O模式已经成型、地产投资模型也已定型。在座的媒体朋友们,有一些可能逛过苏宁在全国各地的云店、苏宁广场,有的可能还住过我们的酒店。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广场、酒店甚至影院的开发建设力度,今年在上海等地,我们会有一批酒店和广场陆续开业,届时欢迎大家去参观体验。在今年这样一个低成本的窗口期,我相信,苏宁将完成一轮高投资、高就业和高发展的市场逆袭。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企业家会更多的关注自己,而不是市场环境,因为市场环境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公平的,企业家也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甚至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市场不好时,越是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去年两会时,我也是在这个地方说“苏宁的转型不是‘duang’的一下出来的,而是任性出来的”。随后的一年,我相信全社会都感受到了苏宁发出的一次次“引力波”,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可能感受最强烈,甚至有的媒体朋友,连续一个月都没离开过南京,天天守着逮新闻、做报道。不管是我们与阿里巴巴、万达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还是入主苏宁足球俱乐部,战略投资中兴努比亚,以及越来越多的苏宁广场和酒店开始批量化的建设和运营,这些都让我们的品牌形象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元。而这些都应该感谢互联网,正是我们立足零售业的互联网转型,帮我们打开了产业升级发展的大门。
我们运用互联网发展五大产业,可以说就是一次机遇之变,目标就是要坚持不懈的传递“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社会力量。
与很多年轻人一样,苏宁也是90后,正处于最具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年龄。因此我们敢于接受新鲜事物,运用互联网不仅打破了零售发展的天花板,更打破了企业产业布局的天花板。可以说这一次的改变,是基于互联网零售的产业升级,让苏宁创造品质生活、引领产业生态的发展使命更为饱满和丰富。零售、地产、文化、金融塑造的是品质化的生活体验,而投资则是产业生态圈构建提升、协同发展的蓄水池和粘合剂,未来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品质的苏宁,还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苏宁。
面对不断变化、加速升级的外部环境,苏宁的变革,仅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缩影。我始终认为,顺应时代,不断创新是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转型的真正原因。但是如何成长为一家时代的企业,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一是,要大胆的去做逆周期布局。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永远不是线性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作为企业家来说,在企业发展进入巅峰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最有危机感,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布局;而在企业承受外部巨大压力和非议的时候,恰恰需要保持乐观的态势与坚强的韧性。
对于苏宁来说,我们每一次的转型恰恰源于逆周期的布局,1999年是我们空调批发销售最为火爆的时候,我们几乎砍掉一半的业务,毅然的转型零售;2009年更是在我们连锁发展的巅峰期,我们义无反顾的投身O2O零售。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每一次的布局都最终被市场验证是正确的
二是,创新往往就是剩者为王。很多企业都在创新,但是创新从来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不仅需要创意,还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大量的资源整合,以及时间的积累。2013年我在美国斯坦福谈O2O模式,到了2014年,大量的企业和风投涌入O2O领域,但是2015年,又雪崩似的轰然散去。回过头来看,有一些企业玩的是概念,并没有实质性的举措;有一些企业只是在某个点上的创新,缺乏系统支持;也有相当一批企业虽然模式很新颖,但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匹配缺乏,不足以支持走远路,做长久。所以,我认为创新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积累的过程,往往最后坚持下来的企业才是最成功的企业,坚持到最后的创新才具有价值。
三是,一定要做“大多数”。企业在最初布局发展的时候,需要做“少数派”,因为只有比大多数人看的远,具有更前瞻的思维,才可能抢占先发优势。但是任何一家企业需要大发展,获得广阔的市场,那一定要进入大市场,一定要顺应社会主流需求,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消费习惯。
比如我们提到的O2O零售、品质消费等,这都是未来的“大多数”。所以,只有做布局的“少数派”,我们才能先发制人;而只有成为未来的“多数派”,我们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